在中医中,我们经常性的可以听到经络的说法,其实在中医中,经络学说是中医治病保健的基础所在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研究人体本身的一大方法说在的,其系统性,精湛性都是相当的强的,中医也就是在这个的基础上发展成型的,学习中医,一定要了解这些的。
我们在学习中医,了解中医的时候,是一定要对经络学说有详尽的,清晰的认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中医有着一定的详尽的把握的,经络遍及人体全身,联络人体各大系统,对于人体内循环的运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的。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内外上下,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类,其区别在于:经,有路径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有固定的循行部位,多为纵行。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可循行于浅表,纵横交叉,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又称十二正经,与奇经相对而言。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i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十二条。是经络系统中的主体部分,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八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联系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有一定循行特点的另一类经脉,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十二经别分别起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的联系和补充十二经脉循行的作用。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浮络是浮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亦称孙脉。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十二经脉与督任二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具有加强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除经脉和络脉之外的连属部分主要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部分。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在体表一定部位上的反映区。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而称为十二皮部。
经络系统对各种刺激具有感应和传导的作用。经络系统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经气的流注,将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反应进行传递。经络对针刺、熨灸、按摩、推拿等的刺激,有灵敏的感应与传导作用。如针刺疗法中的“得气”,“行气”,使“气至病所”,就是经络对治疗的感应传导作用的体现。
在中医中,经络是人体血液,气息运用的通道的,将人体的各种刺激反应,不良的邪,和阳气的正,阴阳循环运作与全身,因此来说疏通经络,保证经络的畅通,是保证人体健康的本源所在的,这个是中医治病的第一要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