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作者:caida  时间:2018-04-22 16:09:09  来源: 大众养生网

经常会有人身体出现湿气,原因非常多,可能是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可能是糟糕的工作环境的因素,还有可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原因等等,体内湿气过重的人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比如经常会失眠多梦,人的脾胃功能也会变得很差,这时候可以采取食疗方法,另外可以吃一些中成药帮助治疗。

除湿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健脾祛湿的中成药:

归脾丸

主要是治疗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致使心神不安,而生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少华而萎黄;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脾气虚则饮食无味,脾不健运则食后腹胀,胃气虚弱则不思饮食,或饮食减少;舌淡、脉缓弱,均为气虚、血少之征。

除湿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生姜、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归脾丸的方子是:党参6g、白术(炒)9g、黄芪(蜜炙)12g、龙眼肉12g、酸枣仁(炒)12g、当归9g、茯苓9g、远志(制)6g、木香6g、甘草(蜜炙)3g、加生姜5片,大枣一枚(去核)

除湿健脾胃的中成药有哪些?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气血都是需要脾胃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来转化的,要想养血,一定要调理好脾胃,这就是归脾汤这个方子高明的地方。“归脾汤”,对着脾去的,加入龙眼肉、酸枣仁、当归等养血,补上宁心安神的远志。

健脾丸

健脾丸为著名的消食导滞药,因具有健脾消食之功而得名。它是根据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中的“健脾丸”方加减而成的,为保和丸的姊妹方,小儿消化不良最为常用,此外,还用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等。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祛湿的中成药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防治湿症一要注意避免外部湿气的侵袭,例如不要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久待,居住之处不能湿度太大,寒冷潮湿天气尤要注意保暖。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如果患有湿症则要辨证施治。

白术是脾家圣药是补脾益气,健脾除湿之专剂,凡脾气虚证、脾虚湿困证,非它莫属。白术以浙江的磐安为上品。白术苍术均为健脾益气药,白术性柔滋补力强;苍术性烈偏于燥湿。

  • 男科医院
  • 妇科医院
  • 皮肤科医院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养生食疗




一周热门


热点排行

  • 饮食
  • 偏方
  • 减肥
  • 美容

热门精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