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1.0mg/dl),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与排泌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溶血造成的贫血、缺氧和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使非结合胆红素在血中潴留,超过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黄疸。
[方一]
绵茵陈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将茵陈洗净,煎水,去渣,留汁液,再以茵陈药液同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的白糖煮1--2沸即成。每日分2--3次服食,连服7—10天。
本方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阳黄。
[方二]
茵陈15克,干姜、桂枝各10克,粳米50克。
将茵陈、桂枝、干姜煎水取汗,去渣,再用药汁煮粳米成粥,早、晚分用。
本方温通肝胆,适用于阴黄证。
[方三]
栀子仁30克,粳米100克。将栀子仁研为末,分为4份,以淘洗净的粳米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汁稠粘时,加入栀子末1分,搅匀后服食。喜食甜者可加白糖服食。
本方出自《寿亲养老新书》,功能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疽。
[方四]
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仁100克。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米仁共煮粥,赤小豆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每日数次,随意服食。
本方健脾祛湿,适用于黄疽。
[方五]
土大黄9克,茵陈15克。水煎服,1次服用。
本方出自《岭南草药志》,适用于黄疸。
[方六]
赤小豆、苦丁香、麻雀各3克。共碚干,研为末,用鼻子闻味。
本方适用于黄疽。
[方七]
田螺10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宿,五更取清汁服。
本方适用于阳黄病后,身面俱黄,吐血,诸药不致者。如黄不退,照前服。
[方八]
积雪草、冰糖各30克。水煎服,1日1剂。
本方适用于湿热黄疽。
[方九]
梅花草15克,小白蒿、秦艽、黄柏、红花各6克,五灵、脂、广木香各3克。共研细末,每服3叫.5克,每日3次,白糖水送服。
本方适用于黄疸型肝炎。
[方十]
鲜车前草10株,天青地白草、馥浆草、绵茵陈、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板蓝根、郁金各20克。水煎,日1剂,分3次服。
本方为贵阳中医学院教授季昌源方,功能清热解毒,退黄除湿,适用于黄疽症之阳黄。
[方十一]
茵陈30克,栀子9克,黄柏15克,大黄9克,大青叶30克,川金钱草60克。水煎,日1剂,早晚服。
本方为邱会河老中医经验方,适用于阳黄初起,大便干燥者,退黄效果甚好。
[方十二]
茵陈30克,茯苓15克,猪苓、白术各9克,泽泻15克,川金钱草60克,藿香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利湿退黄,适用于身面俱黄,但湿邪较重者。
[方十三]
茵陈30克,干姜6克,熟附片、白术各9克,茯苓、泽泻各11克,焦三仙各9克,熟 苡仁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
本方温化寒湿,适用于皮肤黄染晦暗,如烟熏或如尘土,即寒湿阴黄证。
[方十四]
柴胡、当归各9克,赤芍15克,白术、茯苓各9克,茵陈30克,郁金9克,薄荷3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疏肝理血,适用于肝脾不和所致的黄疸证。
[方十五]
生首乌、连翘、丹皮、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茜草、丹参各15克,柴胡12克,茵陈、白茅根各30克,甘草6克。前者冷水浸泡连煎2次,加水高出药面1--2寸。用砂锅煎煮沸后约3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煮。两次药液加在一起,1日分3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50--60剂。
本方为河南著名中医翟明义验方,功能清热解毒,清肝利胆,除湿热、退黄疸。
主治:湿热蕴结型黄疽(阳黄)。对急性乙型黄疽型肝炎乙肝血清标志物抗原三项阳性及转氨酶、总胆红质、黄疽指数升高者有效。以发热或不发热、身黄、目黄、尿黄三大主症为特征。
加减运用:大便干加大黄10克;关节痛加忍冬藤30克;皮肤瘙痒加荆芥15克;阴黄去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半枝莲,加黄芪30克、仙灵脾15克、焦白术10克,生首乌改为蒸首乌,丹参加至30克;热重者加黄连10克;湿重者加苍术、佩兰各15克。
本方对湿热蕴结患者,特别是黄疽、转氨酶升高、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疗效较好。据50例患者统计HBsAg、抗HBc、HBeAg三阳转阴者30例;转氨酶、黄疽转正常者47例。但本方对慢性迁延性乙肝抗原三项阳性者疗效欠佳。
[方十六]
水发香菇60克、豆腐皮3张、冬笋、荸荠各150克,面粉、苏打粉各10克,花生油300克,五香粉0.3克,嫩姜10克,味精、酱油、芫荽各适量。将香菇去蒂、洗净,切成条;冬笋剥壳,也切成条,面粉置碗中,加水150克,酱油、味精、苏打粉适量搅匀成面糊。用花生油炒香菇,片刻再加人冬笋、荸荠,炒透加酱油、五香粉、味精。将豆腐皮切成适当大小的皮,放上香菇、冬笋、荸荠、嫩姜条卷起,用面粉糊粘合,再将整个卷子放人面粉糊中蘸匀。将若干个卷子,放在烧热的花生油中炸至酥脆,取出配香菜即成。
本方清热、化痰、消积。适用于温病口渴、黄疽、热淋、痞积。
本病又称之为溶血性黄疸,临床上多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造成的溶血所致的胆红素增高症。故预防应针对病因进行,对于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切掉脾脏可减少复发。对于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乏造成的溶血所致的黄疸,应避免吃蚕豆、避免接触樟脑球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