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出现过饥饿导致心理发慌的情况。其实这是因为身体缺少食物,引起体内血糖供应不全引起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正在处理一些需要体力或者是大量精力的事情,那么就会出现心理发慌的情况,适时的补充营养,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尤其是贫血的朋友,更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饥饿过程持续进行,进入长期饥饿状态,人体除具有上述生化代谢的某些特点之外,还产生下列一些变化:①脂肪动员和酮体生成与利用进一步加强,减少蛋白质分解,维持血糖水平。②饥饿初期的负氮平衡有所缓解,尿氮量降至比较稳定的低水平。③酮体利用增强,尤其是大脑。④肾脏的糖异生作用显著加强,几乎与肝脏相等,肾摄取肌肉释出的谷氨酰胺增加,谷氨酰胺脱下的酰胺氮与氨基氮,以氨的形式促进氢离子排出,改善酮症和酸中毒。
人体对氧饥饿最敏感,只能耐受几分钟;对水饥饿也较敏感,能耐受不过数日;只要有氧、水充分供给,在完全食物饥饿的条件下,仍可生存50日左右。短期饥饿或饥饿过程的早期,例如1~3日不进食,人体首先产生强烈的饥饿感,心窝部表现一种隐隐不适感与进食欲望,主要由胃肠排空后周期性蠕动收缩的刺激和体液成分改变的刺激等引起,但长期饥饿和过度疲劳者,饥饿感受到抑制而显著减轻。
由于肝糖原明显减少,血糖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升糖素分泌增加,以致加强分解代谢,促进糖异生作用,以保证葡萄糖的供给,首先是大脑的需要。在整个饥饿进程中,人体的生理保护作用十分突出,即加强肌肉等次要部分的分解,保证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营养需要。
饥饿过程在胰岛素减少、胰升糖素增加等激素调节下的代谢特点主要有:①肌肉分解加强,释放出的大部分氨基酸转变为丙氨酸及谷氨酰胺。②糖异生作用加强。丙氨酸在肝脏中受胰升糖素的调节,显著加速糖异生作用。③脂肪分解加速,血浆中甘油与脂肪酸含量上升,结果仍是糖异生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