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结果。一方面由于所在产业低级导致的竞争压力,产业升级导致的创新压力,产业转型导致的转换压力,而在工作岗位中产生持续的工作强度与工作紧张度,另一方面在新一代员工中营养 过剩而运动不足导致的体能问题、过少挫折感与独立生活训练造成的心理问题、社交缺少导致的宣泄渠道过少与社会帮助资源稀少问题、对于职场实际缺少见识而导致选择盲目,如此反差集中在其中的某些个体身上就会导致不幸的发生。表面上看起来的过劳死案例,不能简单说成是老板逼的。一个老板没有能力把人逼到加班死的地步。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摘自32岁的已故“复旦大学抗癌女教师”于娟的“癌症日记”。
4月10日,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普华永道25岁的女白领潘洁因急性脑膜炎不治身亡。而她曾在微博上这样记录自己离世前的加班生活:“两脚发飘”、“困得像猪头一样,对着电脑就睡着了”。
普华永道(PWC)和德勤(DTT)、毕马威(KPMG)、安永(EY)一起,被称为“四大”,都是全球顶尖 的会计师事务所 ,高薪、工作压力大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根据中华英才网对17280位来自广告、媒体、IT、金融、设计等各行各业的职场人士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职场人士纷纷抱怨,自己因为工作强度过高导致睡眠时间和质量没有保证,不规律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成就了一批都市特有的“不眠族”和职场“特困生”, 工作负荷已经超过了能够承受的状态,处于一种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中。
早生华发,不是多情,而是太是多勤!
那么,曾经令无数学子向往的外企 真的已经变成现代黑煤窑了?“过劳死”是职场压力逼的吗?用健康来换前程值得吗?“过劳死”可以避免吗?近日,央视财经频道《对手》栏目,就此展开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
嘉宾
王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适度劳动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格雷 中国上班族动漫形象张小盒的创始人
袁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于国富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刘兴阳 中华英才网人力资源专家
Evan 外企员工
外企是“黑煤窑”吗?
陈格雷:北京的出租司机之间流传一个说法:晚上零点下班,是“零点公司”,凌晨4点下班是“四大”。现在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学投资金融,老想着孩子将来到投资公司上班,天天数钱,但到投资公司以后很可能会“过劳死”,因为那里的收入跟压力是成正比的。
Evan:我不同意“外企压力大,榨干员工最后一滴血的说法”。人们之所以选择外企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外企不但福利高,对个人职业规划也有很好的设计。我现身说法一下。以“四大”为例子,一个本科生从校园毕业入职开始,将经历审计员(Associate,2年)、高级审计员(Senior Associate,3年)、经理(Manager,3年)、高级经理(Senior Manager,3年)、董事(Director,可选)和合伙人(Partner,终身)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后,将会自动升职加薪。
以最初的A2来算,底薪是5500元/月(本科生)或5800元/月(研究生),影响最终收入的还有另两项——出差补助和加班费 。出差最低的补助是150元/天;“四大”内部对加班统一采用overtime即OT制,以全年加班300小时为例(保守估计)和每小时平均加班工资50元计算,一年可得加班费在万元之上。这样算下来,明显高于国企和民企。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的带薪假期比国家法定规定要多很多,除了法定节假日,一般还有15天的带薪假期,一般小病直接从假期扣除就行。企业也鼓励员工休假,如果不休的话,年底还会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工作强度是大,但还是可以进行取舍和选择的。
刘兴阳:外企曾因为其良好的声誉和较高的薪资待遇一度是毕业生的首选,然而在金融危机之后,大量外企裁员减薪的事实,对还没有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有着不小的触动,使得以往较为看重薪酬的他们转变观念,将求职目光纷纷投向了相对稳定的国企。据我们2003- 2009年连续七期调查结果看,本土企业在受大学生认可度上逐年上升,最终超过了外企。2010年,“外企式微”的现象尤其明显,在去年TOP50最佳雇主中,本土企业全面超越了外企,外企仅在当年大学生偏好的企业性质中屈居第五。
“过劳死”是被企业压榨出来的
陈格雷:为什么很多人不停工作、不停加班,包括我自己,我身边很多同事,他们很早就得了病,原因在于社会高速运转,各种企业的老板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前进,不只为了压榨,必须想尽各种办法让企业赚钱!
高速运转的公司,高速运转的老板要求,高速运转的社会压力之下会造成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白领或者称之为上班族,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民工,从他们真正参加这个工作,他们必然遇到层层压迫,从买房子、买车,到爱情,到各方面,给身体和精神产生极大的摧残,我认识很多同龄人,现在已经秃顶或者严重神经衰弱,我周围十个朋友里面有六个神经衰弱,这可以理解为“过劳死”的初级现象。
袁岳:我不同意。我觉得“过劳死”不是职场压力直接逼迫的结果,直接来说,是自己错误决策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所在产业低级导致的竞争压力,产业升级导致的创新压力,产业转型导致的转换压力,而在工作岗位中产生持续的工作强度与工作紧张度,另一方面在新一代员工中营养 过剩而运动不足导致的体能问题、过少挫折感与独立生活训练造成的心理问题、社交缺少导致的宣泄渠道过少与社会帮助资源稀少问题、对于职场实际缺少见识而导致选择盲目,如此反差集中在其中的某些个体身上就会导致不幸的发生。表面上看起来的“过劳死”案例,不能简单说成是老板逼的。一个老板没有能力把人逼到加班死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