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董继萍

董继萍

儿科

十堰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擅长: 新生儿专业因地制宜采用新法复苏,CPAP,粗内经低压吸痰法,肺表面物质气管内注入,呼吸支持、外周动静脉双路换血术,静脉营养,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期抢救.

简介: 董继萍 中心技术主任、主任医师。 从医近30年,成功抢救急危重症病儿上万人,挽救了5000多个重症新生儿的生命,尤其是新生儿专业因地制宜采用新法复苏,CPAP,粗内经低压吸痰法,肺表面物质气管内注入,呼吸支持、外周动静脉双路换血术,静脉营养,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期抢救,干预训练和高压氧康复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疗法,使落后山区的新生儿死亡率、致残率大幅下降,新生儿专业形成地区优势。对双胎、低体重、极低体重新生儿的成功抢救经验丰富。非手术治疗儿童包茎使2000多例患儿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是她真实的写照。每次见到她,那恬淡的微笑,亲切得宛若邻家大姐;对病人的随和,更是看不出半点儿大专家的“派头”。 她在儿科专业领域摸爬滚打30多年,屡屡创造医学奇迹,成为十堰鄂、豫、渝、川、陕周边地区响当当的儿科知名专家。截止目前,她共计挽救了5000多个重症新生儿的生命,让上万名危重病症儿童脱离病魔。 她,就是十堰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董继萍教授。 从知青到知名专家 1975年,高中毕业的董继萍作为城市知识青年,到十堰白浪公社接受“劳动锻炼”。然而,勤奋好学的她,却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渴望能继续学到更多更深奥的知识,将来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1977年12月,国家恢复高考。董继萍以优异成绩被武汉医学院(现同济医科大前身)医疗系录取,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名校大学生,从此迈入从医生涯第一步。 1981年,在襄樊某大医院实习,负责带教的该院儿科主任十分看重董继萍,他说:“小董动手能力强,工作十分细心,是个天生的儿科好大夫。”1982年12月,以优良成绩毕业的董继萍果真被分配到十堰市人民医院儿科,一干就是二三十年。 当时医院儿科依附于大内科,尚未单独成立,科室的管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发展等等,一切都处于百事待兴状态。恰恰给了董继萍一个磨炼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她虽然毕业于名校,但十分谦虚好学,经常被派到武汉协和医院、南京儿童医院等省级以上大医院学习充电,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逐渐显现出其超人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1996年董继萍走上了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岗位。2001年董继萍被肩负起儿科主任重任,从而将市人民医院儿科推向本地区儿科专业顶端。而她个人,在儿科专业上的造诣,尤其是新生儿重症监护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早已成为十堰乃至周边县市患儿家长广为传颂的知名儿科专家。 从小科室到大中心 作为科主任,董继萍事事率先垂范、时时严格自律,为科室医护人员做出了榜样。董继萍上任做的第一件事是及时组建科委会,以制定出科室详细的管理措施和目标,通过以制度规范人、以感情激励人,激发全科的创业热情。她把科室每月二次内部业务培训作为雷打不动的铁律;每天早晨交接班时,都会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简短的业务知识培训;每年还选派2-3名医护人员到省级以上大医院进修学习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科室后备力量和新生力量储备上采取了“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模式,使科室医护人员从开始的23人发展到68人。 在董继萍的带领下,该科由最初的一个病区,发展到现在3个病区及1个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病床从36张发展到90张,每天住院病人达100多人,病床常年爆满、供不应求。2009年底,医院根据儿科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专门腾出一栋楼,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建设儿童中心。 目前,市人民医院儿童中心不仅住院条件区域领先,而且开设了新生儿专科、少男专科(气囊扩张治疗包茎)、儿童内分泌专科和神经行为专科等特色专科;配备了呼吸机、高压氧舱、气雾泵、监护仪、蓝光治疗仪等先进的设备;开展了小儿心脏介入技术、缺氧脑病、脑损害高压氧、干预训练的康复治疗、哮喘的规范化吸入治疗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先进的高新技术。 艺高德更高 一位外国医学家曾说过:医学不仅仅是装在瓶子里的药。董继萍对此的理解是:“关爱”是医生的第一处方,医生能够给予病人的,除了对症治病,更多的是给予患者心灵的安慰和帮助,这是作为一名好医生所必备的素养之一。因此,无论是遇到病情凶险,还是病情轻微的病人,董继萍都是热心接待,认真诊断,细心治疗。 2005年的一天,仅三岁多的小柳因病突发进行性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紧急入院,病情十分凶险。董继萍接诊后,初步判断小柳是先天性隔疝并隔肌撕裂,当场告诉小柳父母,孩子病情很重,估计得立即手术治疗才能化险。就在董继萍火速着手为患儿行进一步诊治时,小柳父母却大声发火了:“不是说孩子要手术治疗么,那就快送手术室啊!为啥还要检查啊?”正在高度专注、争分夺秒进行每一项检查以更加明确患儿病情的董继萍,此时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但她没时间解释更多,只说了一句:“请相信我,为了孩子我们绝不会做无用功,更不会浪费时间。” 接下来的检查确定了董继萍的最初判断,但情况比这个糟很多——小柳先天隔疝隔肌撕裂并发肺不张、纵膈移位,此时孩子的肺已被压缩了90%多,只剩下窄窄的一小条儿!要想安然手术,目前最为紧急的是必须通过儿科内科治疗,迅速让病儿肺张开、使其心脏回位,这才有可能让患儿耐受外科手术、避免出现呼吸衰竭死亡的风险,否则小孩生命必将不保。董继萍迅即为小柳采取减低腹压治疗,将其胃内容物排空等,经过约30分钟的努力,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让小柳肺部展开、心脏回归原位。随后小柳顺利接受了外科手术,术中证实小柳隔肌撕裂达13公分左右!如果不是儿科及时有效的术前救治为手术赢取了时间,孩子恐怕与父母已阴阳相隔了。 事后,感激万分的小柳父母很是为当初的粗暴感到歉疚,他们由衷感叹:“董主任真是艺高德更高的好专家啊,简直就是上帝专门派给孩子们的平安使者。当时我们那么胡乱发脾气,她都没说半个不字,反而还宽慰我们。” 有位陕西白河病儿家属,因为贫穷,在陪孩子看病时靠嚼冷馒头填饱肚子,晚上就躺在走廊长椅上度过寒冷之夜。董继萍见状,为小孩家属找来了旧棉絮给他取暖,还在科室带头为他们捐款捐物,号召医护人员轮流给他们买饭,让这个“外乡”壮汉感动得涕泪交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董继萍还不忘时常带领科室人员深入社会福利院,去看望那儿的孤儿们,帮助孩子们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 她成功抢救世界首例甲流危重双胞胎孕妇早产儿 甲流重症患者、孕妇、试管婴儿、双胞胎、怀孕不足月……一系列因素的叠加,让武当山特区29岁的孕妇冯志连提出了甲流防治史上一道“世界难题”。但她没有想到的是,市人民医院在给她们第二次生命的同时,也创造了全国乃至世界甲流防治史上的一个奇迹。 2009年12月4日中午11时许,经胎心监测发现,冯志连腹中一个胎儿胎动已经停止。这对于存在生殖障碍的夫妇来说,能生下这对孩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医院成立了心内科、呼吸内科、麻醉科、妇产科、儿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ICU等各科主任为成员的抢救专班。经验丰富的专家反复讨论,科学决断,立即剖宫产,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随即产下体重分别为1.4千克和1.17千克的两名女婴。与怀孕40周正常分娩相比,分娩提前了两个半个多月。 尽管剖宫手术不到一小时,但两个婴儿出生时已心跳微弱、重度窒息、呼吸停止。医护人员立即对孩子进行复苏施救,8分钟分钟后奇迹出现,姐妹花相继恢复心跳,快速送进儿科重症监护室。董继萍迅速组织特护、抢救专班,24小时照顾温箱中的双胞胎姐妹。一个月后,两个小家伙体重分别达到2310克和1875克。 12月9日,冯志连和双胞胎女儿康复出院。1月14日,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编导深入市人民医院实地采访拍摄,董继萍陪同央视记者到冯志连家回访,上门为其双胞胎女儿复查,身体恢复良好。听了董继萍成功抢救双胞胎女儿的过程,央视编导张英华连连感叹:“十堰市人民医院了不起,儿科技术了不起,董继萍主任更了不起!” 她挽救了上万名儿童的生命 在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上,董继萍更是用她高超的医技和慈悲的爱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 1999年,一个出生仅三个来月的婴儿突发呼吸心跳停止20分钟来医院急诊,董继萍快速对患儿进行诊断,她认为宝宝只要有口气,就一定有救治的可能。当务之急,得让宝宝恢复呼吸!于是董继萍立即用粗内径导管低压吸痰法,解决了婴儿气道梗阻造成的心肺停跳问题—— 一口口痰吸出来,孩子立马就有了呼吸!随后,董继萍硬是在孩子病床前守了两天两夜,直至婴儿转危为安。 2009年11月,市内一怀孕才27周的孕妇,因患重症妊高症经剖腹早产下一有生机儿,男婴当时体重仅约1公斤、呼吸微弱,小小身体上的筋管都暴露得异常清晰,婴儿被紧急送往该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检查,婴儿肺发育不成熟造成呼吸窘迫,同时还有消化道出血等危急生命的病症。董继萍立即为男婴进行了呼吸支持、静脉营养等治疗,使得婴儿呼吸平稳、出血止住,先后过了几个险关。经过医护人员23天的精心治疗和喂养,宝宝体重长到了3斤多,平安出院。迄今为止,这是十堰成功救治的孕周最小的早产儿。 2009年12月,一个因在外院出生时出现重症胎粪吸入肺炎、重度窒息并发肺出血的婴儿发病凶猛——小口里不停涌出鲜血,因在外院抢救无效转入市人民医院儿科,入院时心急如焚的婴儿家属大哭着喊“救命”。董继萍一边安慰家属“不要着急,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一边赶紧带领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抢救。此时,小婴儿全身青紫,呼吸困难,四肢冰凉呈休克状态,通过紧急实施纠正休克、止血等对症治疗,宝宝住院不到8天就康复出院。小孩奶奶拉着董主任的手,哽咽着说:“我年轻守寡,儿、孙两代均是单传,这次如果我孙儿没救了,我肯定也活不下去了。是您救了我孙子和我的命啊!”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董继萍正是用她的仁心对患者、仁术对病魔,28年来共计挽救了5000多个重症新生儿的生命,让上万名危重病症儿童重绽灿烂的笑颜。 她,成功抢救世界首例甲流危重双胞胎孕妇早产儿; 她,成功抢救怀孕仅6个月体重仅1公斤的早产有机儿; 她,成功抢救呼吸心跳停止20多分钟三个月大的婴儿; 她,从事儿科30多年挽救了上万个重症儿童的生命; 她,是全市乃至全省儿科专家中唯一被央视《走进科学》采访报道的名专家

相关药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