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营养饮食 食物相克 食物热量
张洪春

张洪春

中医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擅长: 诊疗慢性咳嗽、慢阻肺、哮喘、间质性肺病、肺心病、流感,以及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等。

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日医院党委委员、保健医疗部主任、中医部主任。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肺病学学科带头人,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社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肺系病分会主任委员、内科分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慢性病防治管理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老年保健知识管理平台建设”公益项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世界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北京中医药杂志》、《中医杂志》、《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国家及北京市自然基金委中医中药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奖及中华中医药学会行业奖评审专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担任研究生导师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个人学习经历:1985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系,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肺系病专业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个人工作经历:1991年8月分配到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2003年10月任主任医师、2009年10月为主任医师二级岗,2001年4月起,历任医院科教部副主任、人事处副处长、科教党总支书记、科研处处长、保健办主任等。专业特长:师从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教授、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32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肺系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围绕丰富与完善“风咳”、“风哮”内涵、开展了肺系病稳定期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流感证候规律与方药机理研究、中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工作等;以中医药防治肺系病、脾胃病的临床与临床基础为主要研究方向,擅长诊疗慢性咳嗽、慢阻肺、哮喘、间质性肺病、肺心病、流感,以及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等。以疏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咳嗽变异性哮喘)、感冒后咳嗽等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采取调补肺肾法治疗肺系病缓解期患者,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科研成果:国家“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细菌和病毒感染对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影响和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十一五”支撑计划:调补肺肾法治疗慢阻肺稳定期临床评价研究(2006BAI04A13 )课题负责人,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2007BAI20B081)课题骨干;国家自然基金:固本止咳中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呼吸道黏膜免疫影响机制的研究(2011年-2013年)、固本止咳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小鼠的黏膜免疫机制研究(2016—2019)负责人。主编《中国全科医生手册》(华夏版)、《四部经典白话》(天津科技版)、《百病饮食指南》(华夏版)等著作,参加编写《临床中医内科学》、《中医急诊医学》、《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诊断学大词典》、《中医内科手册》、《今日中医内科》等专著;第一作者或通迅作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它名义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有:祛风解痉法治疗哮喘病的临床研究,祛风解痉平喘汤治疗哮喘病的药效学机理,浅谈用中医药治疗军团菌肺炎的体会等。主持“中药新药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修订版,2012)”、“中药新药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17)”等。教学情况: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学任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28人表彰奖励情况:参加编写的《临床中医内科学》(专著•王永炎院士等主编)获北京市1997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1999);参加的《柴苓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实验性肾炎的研究》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与导师晁恩祥教授共同完成的“风哮、风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获北京市2008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禽流感与鸡瘟--传统医药理论与实践»获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奖章(团中央,2001)、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2003)、 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卫生计生委,2015)、科学中国人(2010)年度人物(《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2016)、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中央保健委员会,2016)等荣誉。

相关药企列表